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刘连娣 著
本书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通过与澳洲大学生的话语进行比较,研究了中国大学生英语会话互动的主要特点,探讨了这些特点之形成因素以及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和测试的重要意义。
本书由八章组成。第一章为介绍了本研究的动机、目的、重要意义以及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为理论综述,包括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两部分。第三章“研究方法”涉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四章概述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本书的第五、六、七章详细叙述数据分析的结果与发现。第八章结论部分。
刘连娣,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应用外语学院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获英语教育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语言学系,获英语教育和应用语言学双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系,获英语语言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从事英语语言领域的教学和测试工作,并发表多篇英语教学与测试的论文。
本选题从体裁、互动模式以及话轮转换策略三个视角展开论述,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研究对比了中国和澳大利亚大学生英语会话互动的特点。
1.数据具有典型性,分别来自PETS 5级考试的配对讨论;
2.样本可比性强,分别采自中国学习英语的大学生和澳大利亚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
3.本选题具有应用价值。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英语学习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是很多人在英语交流中常会遇到障碍。针对这种现象,本选题探讨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特点,对我国的“公共英语五级考试口语考试”的“话语管理”和“互动交流”两个分享评分标准的等级描述提出尝试性的改善版本,因此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供高级英语学习者、英语教师、英语研究者使用